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使用的公历十二个月份,它们的英文名称多来自于古代罗马神话故事里的神明。而在我国传统使用的农历里,十二个月份的别称也很有来头,历史悠久而充满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独特的美感。那么今天就让日历表为你介绍这些少有人知的农历十二个月别称。
辞书之祖《尔雅》里的农历月份别称
《尔雅·释天第八》篇中对月名作出如下规定:“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而这十二月名,原是一种人事物候历,因为历时久远,加上汉字的多义性,其初义渐不为人所解。
《礼记·月令》里的农历月份别称
古代汉族有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12个月的时令,记述朝廷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这就是“月令”。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失。
其中,《礼记·月令》是最早、最完整记载有关一年十二个月昏旦中星观测记录的历史文献,其中月份的划分是用的夏历建寅,也就是现在的农历。《礼记·月令》中将一月至十二月分别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古人通过观察季节变迁、日月移动、植物的生长和走兽的行踪,不仅井井有条地安排了各个季节的工作和娱乐,还由此赋予每个月份很多动听的别名。因为有了这些动听的名字,月份便不再是历法上枯燥无聊的数字,而变成了展现自然和生活风貌的栩栩如生的图画。
以花命名的农历月份别称
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
五月——榴月,榴花照眼明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
七月——兰月,兰花清香溢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
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
十二月——梅月,梅花吐幽香
古代十二律制与农历月份别称
我国古代采用“十二律制”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并将此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
因此,按照夏历以十一月建子,以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相应的,二月称为“夹钟”,三月称为“姑洗”,四月称为“仲吕”,五月称为“蕤宾”,六月称为“林钟”,七月称为“夷则”,八月称为“南吕”,九月称为“无射”,十月称为“应钟”,十一月称为“黄钟”,十二月称为“大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