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兼革委会主任,周林,1975-1978
周林(1912—1997),原名周国恩,曾化名张家麟,出生于仁怀县城南门外炮台上一个居民家庭,弟兄四人,他排行第三。975年恢复工作后,历任南京大学兼校长,教育的部门副代表兼北京大学,教育的部门党组副、副代表、顾问,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等职,领导制定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南京大学代校长,郭令智,1982-1984
郭令智,地质学家,中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51年回国,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1956-1978年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78年任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2-1984年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及校务委员会主任。1984年任南京大学顾问。
南京大学,章德,1982-1984
男,声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0年任教授。曾于1987-198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电子系访问学者,1991-1993年在爱尔兰国家微电子研究中心任研究员,1996年2-5月在英国Nottingham大学电子工程系任访问教授。曾获电子部科技一等奖一项,国家教委二等奖两项,江苏省科技二等奖一项等,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重要会议上发表70多篇文章。
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1984-1997
曲钦岳,山东牟平人。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留校任教,历任天文系讲师、教授、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4-1997年担任南京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天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我国最早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的研究,在中子星、X射线源,γ射线源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当选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副理事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江苏省人大副主任、江苏省科协代表等职。
南京大学,陆渝蓉,1986-1989
陆渝蓉,出生于江苏无锡,汉族,党员。1953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5年获得江苏省及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56年评为优秀教师受江苏省通报表扬。1960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先进工作者”。1986年评升为气候学教授。1986-1989年任南京大学。
曾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气候研究会副主任,陶行知先生研究会江苏省副主任,竺可桢先生研究会江苏省理事,第三世界女科学家组织成员,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校友总会会长,江苏省委员,南京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主任。
南京大学代校长,陈懿,1996-1997
陈懿,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多相催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氧化物相互作用和纳米非晶合金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在物理化学教材建设和中国化学学科的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陈懿于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随即参加物理化学课程和实验的教学。他感到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1957年参加了李方训教授主持的热力学经典名着的读书讨论和有关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