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时流传至今的中秋节,在传统寓意上有着团圆的意思,而在中秋节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有着许多的习俗活动,这其中之一就有拜月,那么中秋节拜月是怎么回事呢?中秋节如何拜月呢?中秋节拜月兴盛哪个朝代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如何拜月
1、在八月十五晚上,月出之时,对着天上的月亮,设香案。
2、香案上摆放供品。有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不能少。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3、将月亮神像对月亮方向,焚香燃烛。
4、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焚烧月光纸,从每样供品中掐下一块投到地上。
5、全家吃团圆月饼。由当家主妇切开月饼,切的时候要根据全家人口多少切块,无论在不在家的都要计算在内。
中秋拜月兴盛哪个朝代
拜月习俗兴盛于上古之时,源于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周代以后,对日月的随意性跪拜演变为固定时间场所和程序化的祭祀制度,并成为皇权象征。《国语周语上》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南北朝之后,我国古代岁时文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隋唐以后,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为节日游乐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形成于唐朝初年的中秋节,将皇家垄断的拜月活动,发展为千家万户全民赏月的浪漫节日,聚会、宴饮、拜月、赋诗等习俗随之兴起。
到了宋代,中秋节更加隆重热闹,少男少女们对月祈福许愿,成为当时京城的流行时尚。据宋代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当时京城赏月聚会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城里十二三岁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饰,到楼上或庭院里焚香拜月,男孩子祈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孩子对月伫立、默默许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来,亲人团圆、拜月祈福成为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记载明朝北京风俗的《帝都景物略》一书中,对中秋节祭月有详细的记载。京城之外,全国各地中秋拜月、全家团圆、吃月饼等习俗都很兴盛,吟咏中秋、感悟人生的宋词更是佳作迭出。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苏轼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对月而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