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大地方戏剧之一,庐剧的特点

  庐剧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扎根于江淮大地起那就用它那深宅大院的地方韵味特色演遍大别山区唱遍皖地。薪火相传,展示庐剧的魅力。那么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安徽四大地方戏剧中庐剧的特点吧。

  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

  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和唱腔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为中心的六安、霍山、肥西、舒城一带,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下路以芜湖为中心的芜湖、南陵、繁昌、马鞍山、当涂、泾县一带,音乐清丽婉转,细腻平和,显出水乡风味,称为“水腔”。

  中路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定远、肥东、巢湖、无为、和县、含山、庐江一带,音乐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朴实,自然清新。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是本戏和折戏的主要唱腔,既可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复杂的情感。花腔多为民间小调,轻松活泼,常用于小戏。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传统的庐剧没有管弦乐伴奏,只用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俗称“满台锣鼓半台戏”。

  早期庐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地方小调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动作一般不配合剧情。演出多为幕表制,基本没有固定的台词,多采用临时串词、套词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庐剧在表演艺术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

  庐剧,旧称“倒七戏”,发源于皖西大别山区,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由于当时影响力远胜于其他剧种,1955年经安徽省委批准,借省会合肥古称将其更名为“庐剧”。2006年,经批准,庐剧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以霍山、六安、金寨、寿县为中心并向四周辐射,形成了庐剧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即“西路”和“北路”。它从传统的“二小戏”、“三小戏”,到折子戏,再到现如今的大型连台本戏,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单一到丰富,从支离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其间,借鉴和吸收了鄂东花鼓、端公调、嗨子戏、采茶戏以及当地的大别山民歌、江淮之间的民间歌舞等姊妹艺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面貌。

  建国以来,通过几代皖西庐剧人的不懈努力,推出了传统戏《借罗衣》、《休丁香》,现代戏《程红梅》、《妈妈》、《茶山新歌》等饮誉全国的经典剧目。涌现出孙自婵、李玉兰、武克英、汪鸿云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和李儒瑶、吴正明等皖西庐剧作曲家。相信,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里,皖西庐剧这朵菊坛小花必会绽放得更加艳丽多姿。

  【结束语】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