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干什么好,古人中秋最爱做什么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人们在节日里围在一起吃月饼、饮清茶,赏月亮,有的还会一起看各大电视台推出的中秋晚会,合家可谓是悠闲又温馨,其乐融融。那么在我国古代,人们在中秋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中秋节干什么好,古人中秋最爱做什么。

  从《周礼·春官》的“中秋夜迎寒”一说来看,“中秋”在中国古人心中已占有一定位置,但此时的“中秋”与现代的“中秋节”并非同一概念,即便到了节假日最多的唐代,农历八月十五都不是法定节日,但他们已经有很多丰富的习俗了。

  唐代:女子拜月
  唐代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最为活跃的是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孩子要祭拜月娘,也就是所谓的“女子拜月”。

  “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的《拜新月》一诗,所描写的便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诗中的所谓“新月”,便指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刚升起的月亮。

  在唐代,“女子拜月”风俗颇为流行,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不忘拜月。施肩吾的《幼女词》,进一步证明了拜月风俗对唐代女性的影响,连小女孩都知道:“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那么唐代女性为何喜欢中秋拜月?这里有极深的文化内涵和宗教背景。在古人看来,中秋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一样,都是女性节日。古人认为万物有灵,月亮上也有一位***——代表女性的太阴之神,与代表男性的“太阳神”相对应。

  “嫦娥奔月”的神话诞生后,作为月神的月亮更被拟人化,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嫦娥是女性的福音,能赐予女性美貌、爱情与家庭幸福,自然要祭拜她。这一观念在唐代已被广泛认同,唐代女性爱拜月,便很好理解了。

  那么在当时女性是如何拜月的呢?明末文人刘侗、于奕正合着的《帝京景物略·春场》里有这样的记述:“八月十五日祭月……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

  北宋:团圆共婵娟
  宋代,“中秋节”的概念已形成,而且深入民间。“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着的《梦梁录》中,这本书所记述的是南宋时的节日风俗,卷四中的“中秋”条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而该书的《序》,即是吴自牧于“中秋日”所作。

  宋代除继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风俗外,还有更潇洒的活动“玩月”。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条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附近居民半夜都能听到从后宫传出的音乐声,此即所谓“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当然,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甚至连小孩都不肯睡:“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南宋时期,“玩月”热闹得更近乎疯狂。吴自牧笔下曾详细记述了临安的中秋之夜:“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宋代这种“玩月”的时尚,亦即大家所说的“赏月”。但其实在唐代已出现“玩月”一词,唐卢肇《唐逸史》中便提到唐玄宗李隆基“玩月”之事,当时名叫罗公远的道士,曾***入京,于中秋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

  宋代对中秋节的最大贡献,是给中秋节赋予了“团圆”的内涵。后来中秋节被视为“团圆节”,源头应该在北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里,把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在中秋明月夜,苏大才子毫无睡意,借酒消解对远方弟弟苏辙的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家家户户中国人在中秋佳节里最美好的愿景。

  明代:月饼代表我的心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时间,“走月”活动就已出现。

  而在我国民间,还有一则“八月十五杀***”的传说:说是元末朱元璋起义时,相约“杀***(蒙古人)”,推翻元政权。但在元代,蒙古人对民间集会控制极严,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走月”送月饼的习俗,将约定起义时间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送出,从而完成了起义总动员,“送月饼”风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广泛流行。不过也有人认为,送月饼“杀***”,是吴王张士诚想出的主意。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饼”更为流行,并影响到现代人的节日消费行为。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