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藏族婚俗文化

  贵族间的联姻多是一种行为,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包括家庭的地位,财产继承和社会地位,借联姻扩大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因此不会也不可能考虑子女的情感。老百姓的情况则不同,虽然婚嫁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在父母,但子女在选择配偶时有较大的自由,家长会充分尊重子女的选择。

  事实上许多情况都是子女自由恋爱后,将自己的意愿告诉家长,由家长出面请人提亲和订婚,最后安排婚嫁。也有的情况是家长相中了某男或某女,事先并不告诉子女和征求意见,直到成婚前才通知子女。但这种完全由父母包办作主的情况较少,多数情况是由父母作主决定婚嫁,但事先会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这门婚事,家长会考虑孩子的意见。当然,藏族人对长者十分尊重,子女一般会听父母的安排。

  如果说“门当户对”是家长开亲时的一条择偶标准,那么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更看重的是对方的个人条件,包括身体是否健康,长相是否英俊漂亮,品行是否端庄以及是否能干有本事等。在牧区,男子的本事主要表现在搬迁牧场、捻绳子、打猎、屠宰和做买卖等方面,女子的本事则表现在挤奶、做酸奶、放牧、织氆氇等方面。

  农区的情况亦相似,在耕地、修渠、建房和买卖等方面可看出男子的本事,女子则表现在种田、挤奶、酿酒、织布等方面。配偶是否能干,成为农牧区择偶的一个重要标准。将配偶的能干和本事作为一个重要条件是不难理解的,因婚姻不仅仅是男女两性个人的结合,由婚姻的缔结组建的家庭承担着人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重任,“能干”和本事则是维系家庭生计的最基本因素。在气候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的**农牧区,没有相当的劳动生产技能的“本事”,没有“能干”的素质,不要说发展和致富,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如今,人们的择偶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过去严格的“等级内婚制”已不复存在,在不违背近亲婚姻禁忌的前提下,人们的婚恋更加自由,通婚范围不断扩大,藏族同其他民族、藏族同外国人的通婚不受限制。

  包办婚在城镇已基本绝迹,在偏远的农牧区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子女在婚配上有着更大的自主权。无论在城镇还是农牧区,一个人的品质和德行(尤其强调“诚实”)是人们择偶的重要条件。职业和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人们亦较看重。城镇人在今天仍关注对方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农牧区则看重对方的本事与能干程度,呈现出城乡不同的特点。然而,无论城镇和农牧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是**婚恋的主流。

  您可能还喜欢:
  你所不知道的藏族禁忌文化
  让人垂涎三尺的白族土八碗文化
  浅谈土家族游艺文化
  颇具民风的哈尼族苦扎扎节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