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许多流传至今而又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当中分量最重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春节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年中与年假相当的较长假期,更在于春节能够让在外学习与工作的人们回到家中与一年没有谋面的父母亲人们团聚,感受家庭的温暖。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分别要做什么
农历正月初一这天被称为“元日”,人们会在大年三十晚上0时一过就拜祭祖宗、神灵等等。大年初一早上有条件的人们还会到庙宇烧头注香。初一早上全家人都要吃斋菜,因为有说法是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吃过斋菜后晚辈要去向家族长辈“拜年”并讲些祝福语及恭贺来年好意头的话,然后会收到长辈的“利是”。
正月初二这一天又叫做“姑爷节”。这一天已经出嫁的女儿要携夫带子女回娘家,而姑爷回外家要带水果、年糕、冬菇、腊味等年货以及发给岳父岳母和小孩子的红包。
正月初三这一天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因为这天是“赤狗日”,俗称为“赤口”。民间说法是赤狗是口怒之神,如果外出遇到就会容易与人有口角之争。所以家中长辈对这一天会很在意,自己不出门的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门,以免因为口舌之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正月初四据传是“***生日”,所以要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迎接***”,同时各家都会置办酒席祝贺“***生日”的到来。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要“赶五穷”,包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早早起床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要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人们相信能吧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
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盛况。
正月初七是“人日”,意为“人人生日”。这一天每家都会用七种蔬菜制作“七菜羹”以庆祝“人人生日”,在旧时民间乡村中还会举行小型庙会。
正月初八要出去串门,因为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的说法。
正月初九这天是传统习俗的“九皇诞”。要以三牲、水果拜祭“***”。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同时拜过“九皇诞”还可***家人健康长寿。
正月初十、十一开春旺地好收成,要去进行劳作,有丰收的兆头。
正月十二要在宗庙祠堂点新灯。在以前农业社会很注重生男孩继承家中香火,是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这天到来点新灯加添族谱,到正月十五这天村中初生男孩所点的灯在祖宗堂一并点亮。
正月十三、十四这两天是增添家中三牲家禽的时间(当然在城市居住就不可能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既是一年中靠前个月圆之夜,有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别名“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源于汉朝,这一天还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
初一至十五的习俗顺口溜
年初一贺新岁,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穷出门。年初七庆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诞,年初十打春去。初十一打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日,初十四接***,初十五看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