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是什么,菩萨戒内容都有哪一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萨是佛教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佛教中也有着许多的菩萨,他们身居不同职位,做着不一样的事情。菩萨戒就是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

  那么,本期佛学入门一起了解菩萨戒内容都有哪一些。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

  受戒、持戒是在戒心,戒掉自己的贪嗔痴谩疑等诸多烦恼根源的由衷。希求好处的话,最好不要持戒,持戒本身就不好玩。持戒是修行的一部分,是最终得到大自在和快乐的过程。

  无论持戒否,关键是要在行为、品德、言谈及思维上都要利他、护他、爱他和为他。而不是为己、护己、利己和爱己,否则无量苦恼接踵而来,源源不断、绵绵不休。争执、苦恼等多由于此。放下了自己,也就逐渐得到了快乐,有了真快乐,戒与不戒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你本身就是很少有利己欲望的了。

  所以持戒或者持菩萨戒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踏地唯恐地痛的菩萨慈悲心。要有拯济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和普济爱人的朴实心。这样不戒自戒、无护自护、不觉中无量功德,细微处绵绵福音。知足则戒,与有缘人共勉阿!

  梵网戒本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虽亦道俗通摄,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为主,今则盛行梵网戒。天台宗之圆顿戒,即为梵网戒。

  菩萨戒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梵网经》云,菩萨戒为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

  所谓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指以智能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一切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由此可知,实践菩萨道为成佛的正因,如能立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心,则人人皆可成为“菩萨”。

  此外,“三聚净戒”具有积极向善的力量,小乘七聚戒中,造恶是有罪的,不积极修善是无罪的;而菩萨戒则既要“止恶”,也要积极“行善”。再者,小乘戒中,意业造恶,若不付诸行动,不算有罪。但是在菩萨戒中,恶念一生,即是犯罪,因而严格收摄六根,成为菩萨的“心地戒”。

  尽管戒法有大小乘之分,但是在行持上,大小二乘是互相成就,不能分开的。小乘戒为趋入大乘戒法的基石,大乘戒则能含容一切小乘戒律;小乘戒是以自修自度、涅盘解脱为主,大乘戒则是以慈悲入世,广利众生为目标。因此,大乘菩萨道所摄受的众生,广及六道;所修德泽,普被三根。

  【结束语】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多都遵循着一些戒律,能够保持着本心一直生活下去什么都不在乎的人还是很少的。菩萨戒不仅仅只是作为这样的戒律。

其他文章